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
ICEE年会在芝加哥召开 中心代表在会上发言

发布日期:2009-11-14

2009年11月14日    来源:业务部

    2009年11月9日至11日国际博协(ICOM)下属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ICEE)在芝加哥富地博物馆(Field Museum)召开年会,我中心派代表团参会并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文物外展概况及相关政策。

   

 

会场内景(左),各馆代表带来的博物馆、展览宣传品(右)

    本届会议主题为“让世界更亲近——展览跨越疆界”(Making the World Smaller: Crossing Boundaries with Exhibitions),与会代表来自北美、欧洲、大洋洲以及亚洲近80人。会议主要包含不同性质的演讲、参观等三种形式。其中主题发言共分五个单元,各博物馆策展人员围绕“展览运作导航”、“巡展中的文化与科技”、“使命与空白:藏品巡展的动力”、“品牌延伸:展览与“偏远”博物馆”、“中国的展览新契机”五个主题,介绍了本馆展览案例和经验。“展览创意卖场”(Marketplace of Exhibitions and Ideas)环节历时一个半小时,18名发言人每人5分钟利用PPT演示配合介绍了本馆已办或筹备中的特色展览实例或创意,与各国同仁分享。两次“幕后”考察则由所考察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展览或进入保管部、图书馆等工作区,由各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展览构思、博物馆的理念和内部运作情况等。

幕后考察:富地博物馆(Field Museum)库房(左),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新馆(右)

    鉴于中国文物展在国际上呈上升趋势,且2010年11月国际博协大会将在上海召开,专委会理事会特地把“中国展览的新契机”作为会议第五单元主题,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高级登册员周秀琴博士主持。我中心作为中国博物馆学会下属展览交流专委会代表应邀在会上首先发言,回顾了中国文物外展自70年代开创以来的发展阶段、总结了近年文物外展的分布和特点、来华展的逐渐升温、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文物外展的限制须知、针对目前文物进出境展览现状思考与展望,并简要介绍了我中心情况以及国际博协上海2010大会,欢迎各国博物馆同仁访问其网站(www.icom2010.org.cn)了解会议最新信息并积极注册参会。随后,与中国有过多次成功合作的国家地理协会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馆两家美国博物馆代表分别介绍了本馆与中国相关的展览项目,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经验与心得。第五单元发言的信息丰富、内容务实,赢得与会者的普遍好评,委员会主席Nancy E Zinn女士也对中国代表在ICEE会议上首次亮相的成功表示祝贺。

    此外,针对目前我国博物馆投资建设的如火如荼,欧美不少代表对赴中国办展表现了浓厚兴趣,展览内容涉及历史、科技、当代摄影艺术等等。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周秀琴博士主持第五单元(左),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博物馆介绍和中国合作情况(右)

我中心代表在会上发言

    会议最后,ICEE主席、秘书长及司库对本年度的专委会会员、财政收支、年会组织等工作做了总结汇报。会议期间,我中心代表还就筹备明年ICEE上海年会一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作为国际博协(ICOM)下属的国际专业委员会,ICEE致力于促进各国博物馆的展览交流,以举办年会、发行系列出版物的形式传播展览信息、相关知识与筹展经验,构建各国博物馆专业人员之间的网络联系,目前约有会员二三百人,以法国最多,次为美、加,发达国家会员占绝大多数。以本届会议为例,近80余名注册参会人员中,美国代表近半数,来自东欧、亚、非两洲发展中国家会员9人,实际只有亚美尼亚、中国、马来西亚5人到会。专委会已把吸纳东欧、亚洲、南美、非洲会员作为今后一项工作。

ICEE主席在会上推介2010上海大会(左),我中心罗伯健主任与主席Nancy Zinn女士合影(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