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煌煌九州四方,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更迭绵延、未曾断流,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并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个方面对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做出深刻总结。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将成为新时化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线图与任务书。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要积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博物馆也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建构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自2019年起,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瞭望东方周刊、数字技术科技公司等研究机构支持文物交流智库连续四年发布《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累计浏览量超千万人次。本报告在总结前四年度评估工作实践基础上,调整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抓取海外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学术搜索、博物馆杂志、搜索引擎等渠道及平台的传播数据,对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系统全面评估分析,旨在提升博物馆(展览)海外传播力、推进全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对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根据《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等文件要求,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独立性原则,考虑博物馆的业务职能和社会价值,本年度报告在沿用去年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评估指标权重,按照可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原则,经过多轮实际测算和专家评议,最终形成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媒体传播力、展览创新力、文化服务力、科研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面各设2个二级指标。
本报告评估对象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的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公布的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数据监测周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本报告从诸多标准化算法中选择了不涉及总体样本描述数据的对数Logistic模式进行各项指标的标准化测算。经征询有关专家学者意见建议,认为本报告指标科学、数据真实、榜单精准、分析客观、对策具体,一致同意发布本报告。2024年5月18日,《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对外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