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展览
讲座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举办“回顾与展望”文物展览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4-07-05

 

  

  

  6月21日上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杨阳以“回顾与展望”为题,为中心干部职工讲授文物展览专题讲座。杨阳老师以丰富的展览工作经历、生动详实的展览图片资料、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从事文物工作42年来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讲座伊始,杨阳老师以一幅幅珍贵的文物展览图片为导引,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曾经奋战文物展览工作一线的青春岁月。作为展览工作负责人,他曾经参与合作、策划筹备了几十项进出境文物展览和国内精品文物展览。如:赴加拿大“华夏瑰宝展”,赴日本“中国西藏文物展”“世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展”“中国国宝展1&2”“中国美的十字路展”,赴新加坡“中国文物系列展”,赴澳大利亚“帝王的中国展”,赴美国“中国帝王陵墓展”“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中国考古黄金时代展”“走向盛唐展”,赴德国、瑞士、英国、丹麦四国“中国古代人与神展”,赴法国“中国重大考古新发现展”,赴俄罗斯“佛祖归来——中国古代文物集萃展”,中、意合作互办“秦汉——罗马文明展”,中国、印度合作互办“古代瑰宝展”,赴发展中国家“华夏瑰宝展”,以及大陆首次赴台湾“大陆古物珍宝展”,庆祝香港回归“国宝——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北京奥运期间举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等等。这些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提供了重要窗口和平台。

  杨阳老师还积极致力于文物研究,出版了系列展览图录和学术著作。他在主编中、英、意文版的《出土文物三百品》考古艺术图册时,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每一件文物,力求将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全面展现给读者。此外,他还与中心原副主任、研究馆员赵古山合著《中国考古》(“中华风物”丛书),与中心原主任、研究馆员雷从云合著《西安的历史巡历》(日文版)等著作,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杨阳老师曾站在央视《国家宝藏》的舞台上,向观众讲述文物出国展览的故事,回顾中国文物展览“走出去”的光辉历史。他还受邀参加“西安5•18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参与“抖音知识大V 进校园”活动,赴西安交通大学开展“让文物活起来,让世界看得见”直播知识分享等活动,旨在传播文博知识,激发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

  作为中国“文物外交”的见证者、实践者、传播者,杨阳老师积极参与“基肇鉴文明 薪传映初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老中青职工采访实录”视频制作,并以“世界文明须互鉴,中华道统应承接”寄语中心青年,勉励大家为传承中华历史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承中心老一辈文博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服务外交大局,加强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交流,努力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文物展览精品,积极引进举办国外优秀文物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续写文物展览事业新篇章。

  供稿:李   妍、姜维夷

  责编:李   妍

  审校:高李洋

  监制:陈   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